新闻动态

叶子龙的长女叶燕, 她与毛主席有很多同框照片, 每一张都意义非凡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7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叶燕是叶子龙和蒋英的长女。叶子龙在毛主席身边担任参谋、秘书,一干就是27年。叶子龙的两个女儿,都是在毛主席的身边长大。据叶燕回忆说,在延安时期,照了非常多的相片,其中有很多她和毛主席同框的照片。

叶燕不论是什么时候,只要提起与毛主席的合影,她都如数家珍。对于她而言,每一张都意义非凡。

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吴印咸为毛主席拍摄的,毛主席很随意地坐在凳子上,笑眯眯的很高兴。围观的人非常多,蒋英抱着小女儿叶利亚就在其中。叶燕认为,从这张照片中,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当时延安干部和群众的鱼水之情。

很多人都知道,毛主席是非常喜欢小孩子的。平时,毛主席工作时间久了,谁也不敢去打扰,生怕惹毛主席发火。可工作人员担心主席的身体,便想出一个妙计,让小孩子进去找主席玩。不得不说,这一方法的效果极佳,每次看到小孩子来,毛主席总会露出笑容。

在毛主席看来,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。这张照片中,被红圈圈住的,正是叶燕,紧挨着毛主席另一边的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,而下方那个小孩子是叶利亚。

对于前两张的照片,叶燕不清楚拍摄的具体时间,而这张照片,叶燕很清楚地记着是1946年初,毛主席在自家窑洞,与延安的农民代表吴满有一起谈话的场景。当时,叶燕和李讷围在毛主席的身边不走,摄影师顺势定格住了这一温情的画面。

叶燕于1939年出生在一个山沟里的小医院,小时候她经常和与她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们疯玩,因长期被太阳晒的缘故,小小的叶燕就像个黑煤球一样。对于延安的生活,叶燕始终认为非常的幸福。

尽管当时吃的不太好,肉是很少的,紧迫的时候还会吃喂马的黑豆。但那个时期,每个人的身上都充满了激情、力量,大人对孩子们特别亲切,在叶燕的记忆里,延安的孩子们是被爱包围着的。这也是共产党在延安定下的一个主题思想——尊老爱幼。

在延安7年后,叶燕跟随中央后委,先后转战陕北、河北和山西等地。在行军路上,叶燕度过了3年的时光。之后,叶燕又在中南海生活了13年。总的来说,叶燕的幼年、童年,乃至青年时光,都是在老一辈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。

与毛主席相处,叶燕懂得了很多的道理。举个简单地例子,新中国成立那会儿,叶燕正读小学三年级。叶燕有个习惯,喜欢把课堂学到的东西带回家分享。这天,她们音乐课学了一首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》的歌曲。叶燕回去后,就在院子里唱了起来。

毛主席当时在散步,听到叶燕歌唱后,就饶有兴趣地过去和叶燕聊聊。当叶燕告诉主席歌名后,主席摇摇头问:“中国共产党成立久,还是中国历史久?那怎么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!我看要填个‘新’字比较好。”

叶燕第二天去上学的时候,就把这个情况向老师反映了。就这样,歌名改成了如今的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叶燕对毛主席越来越敬仰。除了她自己与毛主席接触的真实感受外,还有父亲叶子龙对她输送的一些毛主席伟大事迹。

叶子龙是1936年第一次给毛主席送电报,也是这一年,他从红一方面机要股股长调任中央军委机要科科长。此后,他除了负责机要科和毛主席的机要电文外,还兼管主席的日常生活。

毛主席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像亲人一样,叶子龙在主席面前完全不拘束。他进出主席的房屋不用喊报告,在叶子龙看来,他和毛主席之间非常平等。那时,叶子龙的津贴和毛主席是一样的,叶子龙三块的时候,毛主席也三块;叶子龙长到五块的时候,毛主席也五块。

虽然两人的津贴一样,但主席比叶子龙都要节俭。全国解放的时候,叶子龙到杭州的一个地方出差,那里盛产茶叶。叶子龙买了一斤好茶叶,花了一元钱。回到主席身边后,他给主席分了一些。主席问他:“这茶叶多少钱?”叶子龙如实回答。毛主席摇摇头说:“太浪费了。”

三年自然灾害,毛主席让身边人都到农村去调研,叶子龙当时去了湖南。因为生活艰难,叶子龙得了浮肿病。而他后来得知,毛主席在北京的生活,比他也强不了多少。

女儿李讷在学校主动提出削减定量,导致自己每天肚子咕咕叫。等到礼拜天回家,李讷就“打扫“饭桌,连汤都要掺水喝光。毛主席并没有因女儿吃得多,而提出增加定量,他和大家都一样,吃着定量度难关。

叶子龙从不和叶燕谈论工作方面的事情,因为要保密。而他经常会讲有关毛主席的事迹,用来教育子女,让他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。叶燕印象最深的,也是她没想到的一件事,开国大典的时候,毛主席还穿着一条破毛裤(补丁摞补丁)。

当时,叶燕很纳闷,这个年代了,谁还穿这么破的毛裤。后来,叶燕很多次回想那条破毛裤时,却怎么也想不出毛裤是什么颜色的。她觉得破毛裤洗了又洗,补了又补,把原来的样子早改的面目全非了。

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艰苦朴素的作风!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